铜粉末烧结滤芯是以高纯度铜粉末(纯度≥99.5%)为原料,通过 “粉末级配→压制成型→高温烧结→精密加工” 工艺制成的多孔过滤元件,核心优势是兼具过滤功能与铜的导热、导电特性,适配 “过滤 + 热交换”“过滤 + 导电” 的复合需求场景,区别于不锈钢的强耐腐、钛的抗强蚀,更侧重 “功能性过滤” 而非极端环境耐受。采用球形铜粉完全烧结工艺,孔隙分布均匀且结构稳定,支持焊接及机械加工,可定制管状、片状、帽状等多种形态 。其应用涵盖石油化工、汽车船舶、气动液压系统等领域,适用于气体/液体过滤、防爆隔爆、粉煤灰除尘等场景,
应用范围 | 过滤气体、液体、燃料油,在石油、化工、汽车、拖拉机、飞机、 船舶工业 |
适用介质 | 气体/液体过滤、防爆隔爆、粉煤灰除尘等场景 |
咨询电话 | 15565210810 |
以纯铜粉末为基材,兼具过滤功能与铜的导热、导电特性,聚焦功能性过滤场景
•基材构成:高纯度铜粉末(纯度≥99.5%),通过粉末级配、压制成型、高温烧结工艺制成
•结构特点:三维连通孔隙,无纤维脱落风险,孔隙形态均匀,过滤精度稳定
•功能核心:不仅满足过滤需求,更兼具铜的高导热(≥380W/(m·K))、高导电(电阻率≤1.7×10⁻⁸Ω·m)特性
•定位差异:区别于不锈钢的强耐腐、钛合金的抗强蚀,侧重“过滤+导热/导电”复合需求,非极端环境耐受
根据过滤精度需求,搭配不同粒径铜粉末(10-100μm),控制孔隙大小与分布,精度越高需细粉占比越高
采用冷压工艺(压力15-30MPa)将铜粉末压制成坯体,保证坯体密度均匀,避免后续烧结变形
在惰性气体保护下(防止氧化),于800-900℃烧结2-4小时,使铜粉末颗粒间形成冶金结合,确保结构强度
烧结后通过切削、抛光等工艺加工成所需形态(筒状、片状、异形件),保证尺寸精度(公差≤0.1mm)
参数选择需重点关注“纯度、导热性、耐腐性”,直接影响功能适配性
性能维度 | 核心参数与说明 | 应用影响 |
---|---|---|
基材特性 | - 铜纯度:99.5%-99.99% - 粉末粒径:10-100μm | 纯度越高,导热/导电越好;粒径越小,过滤精度越高 |
过滤性能 | - 过滤精度:1-50μm(主流1-10μm) - 孔隙率:40%-65% - 纳污量:50-150g/m² | 孔隙率越高通量越大,但强度越低;纳污量低于不锈钢,适合低杂质场景 |
使用条件 | - 耐温范围:≤250℃ - 耐腐蚀性:耐中性、弱酸性介质 - 工作压力:常规≤0.4MPa | 250℃以上易氧化,不耐强酸/碱/氧化性介质,高压需配支撑层 |
功能特性 | - 导热系数:380-401W/(m·K) - 电阻率:1.7-2.0×10⁻⁸Ω·m | 导热性是不锈钢8-10倍,可快速散热;导电性优异,消除静电积累 |
加工与再生 | - 可加工形态:筒状、片状、碟状、异形件 - 再生方式:高压反冲洗、超声波清洗 - 重复次数:3-8次 | 适配特殊设备腔体;氧化后需酸洗钝化,再生后精度略有下降 |
价值在于“过滤+功能”的复合能力,而非单一过滤性能
高导热性可快速传递过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(如高温流体、摩擦生热),避免滤芯变形或介质汽化,适配“过滤+散热”复合需求,如高温液压油过滤、电子冷却液过滤。
在易燃易爆介质(燃油、有机溶剂)或高绝缘介质(润滑油)过滤中,可实时导出静电,避免静电积累引发火灾、爆炸或介质击穿,适配燃油系统、变压器绝缘油过滤。
纯铜在中性、弱酸性介质中溶出量极低(≤0.01mg/L),对多数有机、水基介质无化学反应,符合FDA接触标准,适配食品级液体(食用油、啤酒)、医疗级药液过滤。
支持复杂形状加工,可制成“带散热翅片的滤芯”“集成导电接口的滤芯”等异形件,适配小型精密设备、定制化过滤系统(军工、航天领域),解决传统滤芯适配性差问题。
避开“强腐蚀、极端高温”场景,放大“导热/导电+过滤”复合优势
避开劣势场景、放大功能优势,避免因“耐腐不足、高温氧化”导致失效
×温度>250℃→不适用(铜易氧化),选镍合金滤芯
×介质为强酸/碱/氧化性→不适用(铜易腐蚀),选316L或钛合金
→无需导热/导电→优先选不锈钢(耐腐、纳污量更优,成本低)
✓需导热/导电+过滤→进入下一步选型
导热高→ 高纯度铜(99.95%-99.99%)+ 中高孔隙率(50%-65%)
导电高→ 高纯度铜(99.9%以上)+ 高密度烧结(孔隙率40%-50%)
精度高→ 细粒径粉末(10-30μm)+ 低孔隙率(40%-50%)
通量高→ 粗粒径粉末(30-100μm)+ 高孔隙率(55%-65%)
高压工况→ 带不锈钢支撑层的铜滤芯(压力>0.3MPa时)
异形空间→ 定制异形结构(带法兰、螺纹的集成式滤芯)
频繁清洗→ 表面抛光的铜滤芯(减少杂质附着,便于清洗)
卫生要求→ FDA认证的抛光滤芯(食品、医疗领域)
!避免强腐蚀介质:不要用铜滤芯过滤盐酸、硫酸、浓硝酸等,短时间内会腐蚀穿孔,导致过滤失效
!控制使用温度:不要在250℃以上长期使用,铜会快速氧化生成氧化铜,堵塞孔隙并降低导热性
√聚焦复合场景:优先在“导热/导电+过滤”场景使用(如高温液压油、燃油系统),才能发挥功能优势,避免资源浪费
差异显著,需根据核心需求选择,避免错配场景
对比维度 | 铜粉末烧结滤芯 | 不锈钢316L烧结毡滤芯 | 钛合金烧结滤芯 |
---|---|---|---|
核心优势 | 导热性、导电性优异,低溶出 | 耐腐性强(中强酸/碱),纳污量高 | 耐强腐蚀(强酸/碱),耐高温(≤600℃) |
耐温范围 | ≤250℃(易氧化) | ≤480℃ | ≤600℃ |
耐腐蚀性 | 耐中性、弱酸性,不耐强酸/碱/氧化性 | 耐中强酸(盐酸≤20%)、弱碱,不耐强氧化性 | 耐强酸碱(硫酸、盐酸)、氧化性介质 |
导热系数 | 380-401W/(m·K)(极高) | 16-18W/(m·K)(低) | 17-21W/(m·K)(低) |
电阻率 | 1.7×10⁻⁸Ω·m(优异导电) | 7.4×10⁻⁷Ω·m(弱导电) | 4.2×10⁻⁷Ω·m(弱导电) |
纳污量 | 50-150g/m²(较低) | 200-400g/m²(较高) | 150-300g/m²(中等) |
适用场景 | 导热/导电+过滤(高温液压油、燃油) | 常规耐腐过滤(化工、水处理) | 强腐蚀/高温过滤(强酸、高温烟气) |
成本 | 中等(约为不锈钢的1.2-1.5倍) | 低 | 高(约为铜的3-5倍) |
1. 功能优先选铜:当过滤场景需同时满足“导热/导电”需求(如高温液压油、燃油系统),铜滤芯是唯一选择,不锈钢、钛合金无法替代其功能性;
2. 耐腐优先选不锈钢/钛:当场景以“耐腐蚀性”为核心(如化工酸碱过滤、强氧化性介质),优先选不锈钢316L(中腐)或钛合金(强腐),铜滤芯耐腐性不足;
3. 成本平衡选不锈钢:当仅需常规过滤(无导热/导电需求),不锈钢316L滤芯成本最低、纳污量最高,性价比优于铜滤芯;
4. 极端高温选钛:当工况温度>480℃(如高温烟气过滤),钛合金滤芯耐温性最优,铜和不锈钢均无法承受。
正确使用,延长滤芯寿命,确保过滤与功能效果
1
长期在250℃以上使用会导致铜滤芯快速氧化,生成的氧化铜会堵塞孔隙,同时降低导热、导电性能,严重时滤芯结构脆化破裂
2
避免过滤盐酸、硫酸、硝酸、浓氢氧化钠等强腐蚀介质,铜会与这些介质发生化学反应,产生可溶性铜盐,导致滤芯腐蚀穿孔,同时污染过滤介质
3
工作压力不得超过0.4MPa,无支撑层的铜滤芯在高压下易发生变形,导致孔隙结构改变,过滤精度下降;超过0.6MPa可能直接破裂
1
用纯水或过滤后的介质反向冲洗10-15分钟,去除生产过程中残留的铜粉、油污等杂质,避免污染过滤系统
2
当过滤压差达到0.15-0.2MPa时,需进行清洗:
- 常规污染:用0.2-0.3MPa压缩空气反吹,或用纯水反冲洗;
- 油污污染:用中性清洗剂(如洗洁精)浸泡30分钟后冲洗;
- 氧化污染:用5%稀硫酸浸泡5分钟后用纯水冲洗(去除氧化铜)
3
根据使用场景确定更换周期:
- 清洁介质(如电子冷却液):可重复使用5-8次,累计使用时间≤3000小时;
- 污染较严重介质(如液压油):可重复使用3-5次,累计使用时间≤1500小时;
- 发现滤芯变形、腐蚀、过滤精度不达标时,立即更换
铜粉末烧结滤芯是“导热/导电+过滤”复合需求场景的专属解决方案,其核心价值不在于“比不锈钢更耐腐、比钛合金更耐高温”,而在于解决传统滤芯无法兼顾的“功能性过滤”问题——如高温流体过滤时的散热、易燃易爆介质过滤时的静电消除。
尽管其耐腐、耐高温性能有限,但在适配场景中(如高温液压油、燃油系统、电子冷却液),可通过“过滤+功能”的复合能力提升系统整体可靠性,同时凭借低溶出、高成型自由度,成为食品、医疗、军工等领域“功能性过滤”的优选元件。
选型与使用的关键在于:明确是否需要导热/导电功能,避开强腐蚀、极端高温场景,通过合理维护延长寿命,才能最大化发挥铜粉末烧结滤芯的功能优势,实现过滤系统的高效、稳定运行。
联系我们
电话: 15565210810
联系人:张娇
邮箱:3456137263@qq.com
地址: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工业园海马路1号
新乡市平原滤器液压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0032507号-2